海正老板(海正旗下公司)

8月2日发布公告称,海正药业将再次牵手海外企业,共同谋求海外医药市场的一大份额。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携手”距离该公司宣布拟共同投资2.95亿美元与辉瑞成立合资公司仅两个月后。频繁的跨界合作背后一定有动力。业内人士分析,与国外企业合作已成为企...

8月2日发布公告称,海正药业将再次牵手海外企业,共同谋求海外医药市场的一大份额。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携手”距离该公司宣布拟共同投资2.95亿美元与辉瑞成立合资公司仅两个月后。

频繁的跨界合作背后一定有动力。业内人士分析,与国外企业合作已成为企业加快制剂出口、拉动利润增长的重要途径。

海正老板(海正旗下公司)

牵着外资企业的手

海正药业在当天公告中表示,决定出资200万美元认购美国PharmTakInc.发行的800万股A类优先股,占PharmTak股份的24.69%本轮融资完成后总股本。

此次合作的合作伙伴PharmTak是一家高端仿制药研发公司。海正药业正在努力弥补其在高端仿制药制剂研发方面的短板。

目前,双方已签署长期产品合作开发协议。PharmTak负责将美国药品申请管理、研发、质量体系和技术应用到海正新制剂生产设施中,推动新生产设施顺利通过美国FDA的整体cGMP认证。PharmTak的管道产品还包括为海正药业开发的拟定产品,包括免疫抑制剂、高血压、尿失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痛风、抗肿瘤和2型糖尿病药物。

“海正药业此次投资美国仿制药公司,目的是推动新建生产设施顺利通过美国FDA整体GMP认证,有望提高公司制剂生产水平,帮助海正药业加快推进中投咨询医药行业研究员郭繁利这样认为。

深圳一位证券分析师进一步指出,海正药业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动作频频围绕着从原料药到仿制药的业务发展,不仅面向国内市场,还面向国际市场。

记者发现,海正此前与外资的合作大多是为国际市场生产药品,多采用OEM方式;但从携手辉瑞开始,海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更加明确了制剂重点。转型的决心和信心。

“此次投资美国仿制药公司与此前与辉瑞的合作一致,都是为了打造品牌效应,加速进入国际市场。”郭凡礼也说道。

除海正之外,华海药业是国内极少数能够承接国外制剂转移生产的企业之一。今年年初与诺华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也备受关注。根据协议,华海药业负责向诺华全球分支机构供应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并向山德士供应一系列处于商业化和研发阶段的产品。

长期来看,一场硬仗将升级

海正药业7月8日在半年度增发公告中表示,预计2011年中期业绩将增长50%以上。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加大优势品种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获得更多订单。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净利润大幅增长。

其2010年年报还显示,2010年其制剂国外销售额达到1600万元,并已向欧洲出口氟伐他汀和他克莫司制剂。虽然利润不大,但此举克服了海外销售渠道不畅等障碍,有助于探索制剂出口模式,加速制剂出口增利的步伐。

这其实也是海正药业持续受到众多证券机构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吸引力的欧美医药市场是企业成长和机构增持的主要吸引力。但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制剂出口总额仅为15亿美元,相当一部分来自跨国制药公司中国分公司。例如,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出口排名第一,出口额为7432万美元。换句话说,国产制剂如何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仍然是国内药企需要面对的问题。

据了解,海正药业、华海药业、海翔药业等大型原料药企业是制剂出口走在前列的企业。郭凡利将他们的制剂出口模式总结为:“一方面,新建制剂生产线和制剂出口基地,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与外国公司合资建立合资企业,力争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国际市场。”

华创证券分析师廖万国认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首先可以从原料入手,建立合作基础,然后加快认证进程,最后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或企业实现制剂的出口销售。与外国公司合作。

与国外企业联手,无疑可以加快国内药品出口的步伐。但从长远来看,企业若想进一步从制剂出口中获利,仍需对自身企业进行升级改造。

“首先,企业需要建设和完善符合标准的制剂生产基地;其次,企业需要满足制剂进口的相关国际要求;三是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学习其内部管理、外部服务等运作方式。四是加大人才培养,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郭凡利补充道。

海正药业此次认购股份,正是利用了PharmTak的技术优势。新生产设施预计将顺利通过美国FDA的整体cGMP认证,这是加快认证的一步。

华海药业国外认证步伐也在加快,成为公司制剂出口的重要动力。今年6月华海药业批准的ANDA为盐酸多奈哌齐片,是治疗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药物Aricept的活性成分。它也是2009年全球最畅销的痴呆症治疗药物。不过,由于Aricept的美国专利于2010年11月到期,卫材2011财年该药物的销售额将下降10%,至2900亿日元。可以说,华海药业ANDA的获批,为公司进入安理申仿制药开放的美国市场带来了机遇。

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4年,欧美发达市场将有价值209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到期。不少海外药企已经计划转让制剂,这给国内药企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遇、将产品推广到国际上,也需要一个过程。

“印度用了大约20年的时间,国内药企必须迎头赶上,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可能只需要3到5年的时间,但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廖万国分析道。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