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营养(心理营养助力孩子茁壮成长)

11个月大的君君是个好宝宝。他看着母亲去上班,没有哭,也没有闹。当妈妈回家时,他笑得开心,自己一个人玩,不去打扰别人。但医生说君君还没有建立安全依恋,这不好。亲子依恋是婴儿寻求与照顾者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倾向。常表现为微笑、哭泣...

11个月大的君君是个好宝宝。他看着母亲去上班,没有哭,也没有闹。当妈妈回家时,他笑得开心,自己一个人玩,不去打扰别人。但医生说君君还没有建立安全依恋,这不好。

亲子依恋是婴儿寻求与照顾者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倾向。常表现为微笑、哭泣、牙牙学语、依偎、跟随等。依恋逐渐发展,在出生后6-7个月变得明显。3岁以后,孩子可以逐渐忍受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并习惯与同龄人或陌生人交往。

孩子的心理营养(心理营养助力孩子茁壮成长)

亲子依恋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安全型的孩子和妈妈在一起时,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探索、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更加积极;当母亲离开时,他们表现出明显的苦恼和不安;当他们的母亲回来时,立即寻求与母亲的亲密接触,然后可以平静地离开。只要妈妈在他的视线范围内,他就可以安心地玩耍。

回避型儿童对母亲的存在或缺席影响不大。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关心。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往往会忽视她。虽然他们有时会受到欢迎,但这种情况是短暂的。这样的孩子实际上并不会形成对母亲的依恋。

抗拒的孩子在母亲即将离开时会受到惊吓并哭泣;他们一看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联系,但当母亲去迎接他或她时,例如接她,他们就会感到挣扎。孩子不愿意离开,还有些生气,对母亲的态度很矛盾。即使有妈妈在身边,他们也没有安全感,无法自由玩耍。

良好的亲子依恋是一种积极的、深情的情感联系。婴儿依恋的人的存在会让他们感到安全。有了这种安全感,宝宝就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或恐惧,探索周围的新事物,尝试与陌生人亲近。它可以扩大宝宝的视野,快速发展认知能力。母爱和情感依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营养剂”,各种教育环境刺激是心理潜能的“开发剂”。

妈妈在与宝宝交往中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宝宝自身的气质特征是影响宝宝不同依恋类型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负责任、慈爱的母亲的孩子往往有安全的依恋;相反,儿童可能有挑衅或回避依恋。0.5岁至1.5岁是亲子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时期。妈妈能否对宝宝的行为做出敏感、恰当的反应,主动与宝宝接触,正确认识宝宝的能力和弱点等,都直接影响母子依恋的形成。

妈妈不仅能满足宝宝生理上的“饥饿”,更是宝宝心理上的“安全岛”和快乐的源泉。不要长时间离开孩子,不要忽视婴儿抚摸、婴儿体操等科学育儿方法,并给予尽可能多的爱抚和鼓励。不要吝啬深情的言语表达或身体接触,例如拥抱和亲吻。

要知道,宝宝是爱情的“消费者”。以母亲为核心的稳定的照顾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避免隔代养育方式,因为大多数老年人文化程度低,传统深厚,缺乏科学的养育知识。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母亲为了精心抚养孩子,常常辍学、休长假,直到孩子3岁进入幼儿园。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