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多家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婆婆也曾是儿媳》中,主角是一位退休的婆婆。她患有老年抑郁症,编出一系列荒唐的故事,让儿子和家人身心疲惫。将儿媳田歌推到悬崖边自杀。
据相关数据显示,55岁以上人群患有抑郁症的比例高达10%-15%。我国约有36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像田歌婆婆这样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占到了10%-15%。三分之一,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这可能与她们在“非常时期”比男性分泌更多的激素有关,比如哺乳期、怀孕期、更年期等。更年期女性一旦患上更年期综合症,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老年人的抑郁症非常隐蔽,不易被老年人本人和家人察觉。早期常被误诊为情绪不佳引起的抑郁症,严重的甚至怀疑患有神经衰弱。轻度老年抑郁症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发展为重度抑郁症,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抓住症状线索,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争取治愈。
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生病时,会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不明原因的抑郁,感觉情绪一落千丈,直至跌入谷底。常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容易疲劳。然而,许多老年人抑郁症的首发症状是身体不适,如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胸闷等。
很多家庭成员认为,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是常见病。结果,老人吃了很多药,病情不见好转。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都不会想到,这种情况实际上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因为情绪不佳是身体异常的根源。
老年人的抑郁症往往有其特殊的表现,有些表现类似于痴呆,医学上称为假性痴呆。另外,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身体不适、焦虑、心烦意乱。这些患者的抑郁症状并不明显,这给老年抑郁症的识别和诊断带来了困难。
老年人抑郁症一般有明显的症状。
首先,大多数患者常出现精神萎靡、抑郁、兴趣下降、孤独感,甚至自卑、绝望。
其次,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虑和恐惧。他们整天担心自己和家人会遭遇不幸,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家人发生争吵。
三是部分患者积极性、主动性下降,依赖性强,处理问题犹豫不决,活动减少,回避社交,行动缓慢,卧床时间多,反应迟钝,不立即回答问题,沟通有困难。
第四,多次发生自杀未遂事件。上述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可周期性出现,有时严重,有时轻微。一般来说,早上较严重,晚上较轻。
大多数老年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前性格内向,不善社交。发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误解。他们也可能很难摆脱抑郁的阴影,这不利于康复。因此,在给予药物治疗时,不要忽视心理治疗,因为和谐、温馨的家庭和“社交圈”本身就是一剂良药,可以帮助患者度过抑郁症的灰色期。
首先,亲属要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他们应该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天安排一段时间的户外活动,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通过与亲友的接触建立相互关心和友谊,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其次,要善于观察,从老年人轻微的情绪变化中发现老年人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解释、安慰和鼓励,如观看一些电视风景片、音乐剧、喜剧等。如果有可能,可以参加一些老年社交活动,组织家庭旅游等。
家人应鼓励老人坚持服药,并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切不可随意加药或减药,以免造成治疗浪费。
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医生还是家属都要注意预防患者发生意外。由于此类患者常有自杀企图,且事故大多发生在瞬间,因此所有可用于患者自杀、自伤的工具均应妥善管理,妥善保管药物,防止患者大量吞咽。一次造成急性药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