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知乎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看法)

最近,有几个妈妈向我抱怨,说她们假期里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每天忙着接送孩子去各个才艺班、补习班,孩子们也整天愁眉苦脸。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一致表示要尽早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很多天价幼儿园、早教

最近,有几个妈妈向我抱怨,说她们假期里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每天忙着接送孩子去各个才艺班、补习班,孩子们也整天愁眉苦脸。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一致表示要尽早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很多天价幼儿园、早教班的最佳广告语。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对于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兴趣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动力,只有适当的发展和一点点的肯定,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过分强调幼儿教育,虽然可以帮助孩子更早地获得一些知识,但可能会导致他们一生失去追求这些知识的兴趣,造成“早起晚赶”。

关于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知乎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看法)

教育孩子,其实就是顺其自然。柳宗元说得好,“根要松,耕要平,土要平,建要密”。当你种下一颗种子时,不要一直把它挖出来,而要看着它。耐心等待,它会奖励你丰富的果实。如果一个孩子有莫扎特的能力,我们给他一个莫扎特的环境,他就会成为莫扎特;即使不经过刻苦训练,让他自由发展,“生命也会找到自己的路”。虽然过程会坎坷,但他仍有可能成为莫扎特。最害怕的是孩子不是莫扎特,但他必须成为莫扎特。此时,双方都很痛苦。

从神经学上来说,不存在“起点就输”的事情。一方面,“大脑的潜力只被开发了10%”的说法需要得到验证。大脑占我们体重的2%,但却消耗了我们身体20%的能量。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剩下的90%在工作。我没有事儿。

另一方面,大脑有用有失,心理学发现了终身学习的神经机制,这意味着人生处处都有起跑线。当盲人阅读盲文时,通常负责视觉的大脑皮层区域是通过触觉来使用的。正常人被蒙住眼睛五天后,他的视觉皮层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化,使他能够执行听觉和触觉任务。其他实验也证明,大脑会因外界需求而不断改变神经回路的连接。例如,海马体中负责记忆的神经细胞会长出新的神经元。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