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评判标准有哪些(心理卫生评判标准包括)

保持心理卫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前提。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促进心理健康需要做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做出介绍和分析。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的定义修改为: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而且是完整的身体、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

保持心理卫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前提。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促进心理健康需要做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做出介绍和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的定义修改为: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而且是完整的身体、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意味着,一个人要想健康,就必须有健全的身体和健康的身心。只有这样的健康才算真正的健康。如何才能达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目标呢?我国杰出心理学家潘菽教授四十年前就指出:“因为我们注重身体健康,所以我们研究生理卫生。如果我们要使心灵健康、发展,就必须注重心理健康。””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实现心理健康的手段。

心理卫生评判标准有哪些(心理卫生评判标准包括)

心理健康的目的是实现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有没有一个标准呢?心理学家在这个复杂的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理想标准。为了给心理健康提供一个总体指南,这里列出了美国人文心理学家马塞洛和梅特尔曼的十项修订标准,进行比较分析。1)有足够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估计;

3)人生目标和理想现实;4)与真实环境保持联系;5)能够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具有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8)适度的情绪释放和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10)不违反社会规范个人的基本需求在道德标准范围内能够得到适当的满足。

根据以上十个标准,可以说很难找到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因此,我们只能说,注重心理卫生的人离上述标准较近,不注重心理卫生的人离上述标准较远。如果远离上述标准,不仅会出现人格异常,还容易患上各种心理疾病。因此,为了心理健康,每个人都应该注意心理卫生。

专家指出,做好心理健康工作要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素质入手,如提倡优生、良好教育;此外,还要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引导人们做好心理健康工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情绪自我控制和保持身心平衡是良好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专家表示,当遇到心理困惑、无法很好地自我调节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心理医生。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