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在今年3月15日的消费者权益日晚会上,央视曝光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行业内幕。一次性筷子也在其中。在生产过程中,它们经过硫磺、石蜡、过氧化氢和其他化学品的熏蒸。未经任何消毒处理,最终以消毒餐具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今年3月中旬,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石在一家民间环保组织工作。在北京两家著名餐厅“老边饺子”和“东来顺涮锅”吃完饭后,餐盒被装箱送往专业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令人震惊:两家餐厅使用的餐盒虽然是不同厂家生产的,但检测结果显示,其正己烷蒸发残渣超标20倍,而醋酸蒸发残渣超标20倍。近150次。这意味着,如果长期用饭盒盛放含有油和醋的食物,人们就会“吃掉饭盒的三分之一”。
有专家指出,醋酸和正己烷溶液中溶解的物质包括“工业碳酸钙和工业石蜡中的一些致癌成分”。经常接触劣质一次性筷子、餐盒对身体的危害不亚于慢性中毒。
市场:蛇皮袋出售的一次性筷子
近日,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餐饮与饭店业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通知》号文,要求加强对一次性筷子生产、流通和回收的监管,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为了解海口当地一次性筷子和餐盒的使用情况,记者走访了海口街头餐馆,发现情况并不乐观。
记者暗访海垦路、金陵路、解放西、大同路、秀英街等地的小吃店、大排档、快餐店等中低档餐饮店了解到,绝大多数餐饮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白色泡沫餐盒,而无论是店主还是消费者,大家似乎都习以为常,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劣质筷子和餐盒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记者注意到,每双筷子都是独立包装的。包装袋上简单印有“金万晶”、“毛利王”、“卫生竹筷子”等字样,没有生产厂家地址和电话,也没有安全卫生标签。保质期。一次性饭盒就更离谱了,上面基本没有任何字样。不少店主表示,这些筷子、饭盒都是挨家挨户销售的,不知道厂家在哪里。不过,海垦路一家快餐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些一次性筷子可以在附近的菜市场买到。
记者来到海垦路惠新市场,询问杂货店出售的一次性筷子和餐盒情况。老板娘一开始有些犹豫,没有马上把货拿出来,于是记者谎称自己打算在附近开一家餐馆,等店面装修好之后再进货。这时,老板娘从柜子底下拿出一个蛇皮袋,从里面拿出一包一次性筷子。她说一包2元钱,一盒有66双。然后她拿出另一种红色袋子装的较长的筷子,说比较便宜,1.5元一包。记者注意到,这些筷子与外面餐馆使用的筷子相同,上面印有“金万晶”字样。记者询问如果多买一些会不会更便宜。她说想问问,就立即用手机打了过去。记者没有听到她说什么,但她告诉记者“也可以考虑便宜一些”。大件55元,里面有30袋。每包有66双筷子,即1980双筷子55元,约合每双0.027元;一次性餐盒每大件400个,约合36元,每个0.09元。价格如此便宜,难怪赢得了那些餐厅的青睐。当记者询问这些一次性筷子的来源时,老板娘始终犹豫不决,讳莫如深。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次性筷子、餐盒大部分都是三无产品。所以他们不敢公开出售。他们担心工商部门会调查。而且,这些筷子、饭盒大多化学残留超标。卫生检验肯定过不了,所以厂家不敢把工厂地址和真实厂名写在包装上。”
消费者意识淡薄,门店努力降低成本
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不但没有意识到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会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反而觉得它们更卫生、更安全。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一般都会选择使用一次性筷子,感觉比较卫生、干净,没发现什么问题。”“一次性筷子或许有点不卫生,但没那么严重。一直用着,大家都用。我不喜欢用消毒筷子,感觉不卫生,感觉还是一次性的。”“我的筷子比较实用,每次用的时候都会用茶水或者开水烫一下。”在大排档吃炒菜的张老师说,“虽然那些筷子已经清洗消毒了,但总感觉不舒服。”就像别人用过的一样。”一位消费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高档餐厅使用经过消毒的餐具更让人放心。但对于街边的这些小餐馆、快餐店、大排档,我总感觉清洁消毒不彻底。说实话,有点恶心。”
一些市民意识到这些一次性筷子和饭盒的危害性,也表示不愿意使用。然而,很多餐馆就是这样做的,甚至声称它们是“一次性的”。
大学毕业刚来海口工作的小陈告诉记者,“我今年才来这里工作,之前看过央视的‘3.15’和一些类似的报道,知道一次性筷子和饭盒“是的,但我们也无能为力。很多快餐店都是这样。吃饭不能带筷子。”“很多餐馆、大排档只提供一次性餐具。我们别无选择。我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所以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这种情况。”
餐馆老板更关心的是降低成本。对于他们来说,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成本低、方便、实惠,何乐而不为呢。一家快餐店老板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做生意一定要细心,讲究效率。成本越低越好。而且,快餐店有很多外卖食品。最好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因为成本不高。使用后无需清洗,直接扔掉即可,省力不少。“像我们这样从事餐饮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很忙,人手不够。使用一次性筷子非常方便,省去了我们很多麻烦,也迎合了顾客的需求,他们用起来很开心。””。秀英街一位大排档老板接受采访时表示。
海口监管部门:要从源头抓起
海口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前期的排查和打击,目前不少厂家已转向地下经营。这种小作坊式的非法加工厂很难查到具体位置,而且他们的销售基本都是通过电话联系、送货上门,像游击队员一样,检查严格的话他就不会出现。他只有在工商离开之后才会来。而且,很多餐馆都有应对执法人员检查的办法。检验来了,就把质量好的拿出来,等商人走后,再换上质量差的。工商部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劣质一次性筷子、餐盒的查处力度,也希望有相关线索的市民可拨打举报。
海口市质监局庄副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遏制当前一次性筷子、餐盒的滥用现象,首先要从源头抓起,严厉查处非法生产企业。而且工商、质监、卫生等多个部门要联合起来,协调监管,协调行动。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山西疫苗负责人获赠好出行车未受处罚
世界杯球员伤情全面回顾
世界杯期间健康饮食指南
女性夏季穿热裤易患妇科病
不要沉迷于阿胶。阿胶只是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