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衰老几个问题的反思总结(关于抗衰老几个问题的反思报告)

健康长寿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人类与衰老和死亡斗争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史同时开始。但迄今为止,人类衰老之谜尚未完全解开。抗衰老理论研究的滞后和思维认识方式的偏差是抗衰老研究进展缓慢的两个重要原因。随着科学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能够在一定程...

健康长寿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人类与衰老和死亡斗争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史同时开始。但迄今为止,人类衰老之谜尚未完全解开。抗衰老理论研究的滞后和思维认识方式的偏差是抗衰老研究进展缓慢的两个重要原因。随着科学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针对性、前瞻性地延长自己的实际寿命。虽然还没有达到或者超过人类寿命的极限,但已经相当可观了。一些令人安慰的事情。

虽然抗衰老热潮方兴未艾,但我们仍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清楚具体问题。有些文章的观点似乎有些头脑发热。要知道,人类如果能够轻易地从60岁变成40岁,那可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有时我在想,如果人类非得做这些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是在自欺欺人吗?

关于抗衰老几个问题的反思总结(关于抗衰老几个问题的反思报告)

1、细胞衰老和身体衰老

学术界流行的观点是“基因衰老导致细胞衰老,细胞衰老又导致组织、器官和整体衰老”。这是典型的还原论思维及其指导的认识论和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

读完这个事实,你就会明白这种观点的错误。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将一种或部分“衰老”细胞逆转为更原始的“年轻”细胞并不困难。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就是所谓的“永生细胞”,一种永恒的细胞。不朽的细胞,但它们对人体有什么意义呢?我可以告诉大家,人体中的癌细胞是一种“永生细胞”,但癌细胞就意味着夺走人的生命。细胞的年轻化衰老等于整体年轻化吗?细胞衰老的意义与机体整体衰老的意义相去甚远。在细胞水平上已有比较详细的研究,但他们关注的问题似乎都是次要的或局部的问题,对了解机体整体衰老的帮助不大,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人体就像一座森林,一种或几种细胞就像森林中的一种或几种植物。它们的属性能代表整个森林的属性吗?

人体的衰老是整体的综合衰退。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心理因素与衰老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相互关系。衰老与精神和心理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年龄和身体年龄不一定是同步的。衰老缓慢的人往往适应外界的能力较好,心理状态也健康。但不幸的是,有些人只关注分子水平,而忽视了人类整体。

人们通常所说的“衰老”基本上是指个体整体的衰老,而不是其他细胞或参与研究过程的细胞的“衰老”。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人类“衰老”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分清身体的“衰老”是否是正常现象,是否有其本身的生物学意义。正如前面所讨论的,如果衰老是正常的且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不妨引入第二个概念“加速衰老”。做出这样的区分可能有助于我们对衰老本身的理解。从宏观生物学和进化的角度来看,衰老是生命不可避免的阶段之一。人不可避免地会衰老,否则就会违背生命本身固有的基本规律。所谓“生必有死”,其实并不难理解。要明白,就像任何生物都有其固有的“寿命”一样。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巴丰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俗称巴丰系数,或巴丰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因此预期寿命为100-175岁。这意味着人们活到100岁以上应该是正常的,但不幸的是,很少有人能活到100岁以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把人类衰老分为正常衰老和“加速衰老”两类,那么理解这个问题就会容易很多。它是“加速衰老”引起的各种老年疾病的具体影响,它决定了人的寿命长短,正常衰老可以让人们进入“安度晚年”或“安乐终老”的境界。这样就可以引入另一个问题,延缓衰老和逆转衰老,也让人们的抗衰老研究更加实用。

2.延缓和逆转衰老

抗衰老研究存在很多困难,人类抗衰老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具体研究的难点涉及很多方面,比如衰老本身的复杂性;不同个体的异质性;难以确定衰老的综合指标;那么,抗衰老药物或技术的效果就无法客观评价;动物研究结果不能直接推断到人类;研究中必须确定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以人类“寿命”的突破作为抗衰老效果的评价、以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作为评价指标等问题仍未解决;因此,尽管抗衰老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关于衰老的认识也越来越多,但突破性的、有价值的、实用的成果尚未出现。事实上,这里涉及的最根本的问题是衰老研究本身所依据的哲学指导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从唯物史观来看,不跳出还原论的圈子就不可能达到新的高度。高水平的研究无法进入新的领域,也无法达到人们期望的目标。

逆转衰老是指整个机体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年轻。从整个生物世界来看,衰老逆转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即使在人体内的某些细胞中,也存在逆转衰老的现象。但目前,在人体有机体水平上还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实际意义。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存在于细胞水平或低等生物中的衰老逆转是否能够发生在人体整体水平上,或者说人体整体水平是否仍有能力逆转衰老。

延缓衰老是指延缓生物体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加速衰老”的过程。“加速老化”概念引入后,一些问题会更容易解决。研究人员可以研究哪些因素加速人类衰老过程,哪些因素是可控的;加速老化过程涉及到哪些环节,这些环节具体细节是什么,哪些是可以预防或通过干扰来预防的等等,这些具体问题逐步一一解决之后,不难想象,才有可能让人类“永生”。现在很多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当前抗衰老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让人类更长久地保持健康和年轻,通过预防措施防止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发生或减少发生,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

3、衰老的内因和外因

衰老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老龄化的普遍性、内生性、进行性和危害性被普遍接受作为老龄化的标准。我们的眼睛只看到衰老有害的一面。衰老现象有其自身的生物学意义吗?衰老现象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吗?目前,用于研究衰老的模型大多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这些培养的细胞经过一定数量的有丝分裂后成为衰老细胞。这种体外培养的细胞衰老被专门称为“复制性衰老”。专家发现,除了极少数具有分裂潜力的细胞外,所有细胞都会经历复制性衰老。高等哺乳动物体内可能只有两到三种细胞具有不受限制的分裂潜力,即“永生化”并具有永生特性的细胞。一是生殖细胞;二是各种组织中的干细胞;第三个是肿瘤细胞。因此,有理由相信,复制性衰老除了被认为是个体生物衰老在细胞水平上的表现外,还被认为是体内的一种肿瘤抑制机制。矛盾的现象是,对于整个老龄化人群来说,衰老伴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加。这也反映出衰老现象的复杂性。另外,从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一个个体从受精卵发展成为拥有多种细胞类型、数万亿个细胞的成熟个体。重要的生物过程之一是细胞分化和衰老。这可能是个体发育成熟后细胞继续分化的表现。受精卵发育成成熟个体的内在原因无疑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也可以推断,衰老也是由基因按时间顺序发挥作用引起的。也就是说,基因决定了身体的衰老,而基因又对衰老负责。引发因素。这就是衰老的内在原因。除了内因外,营养不均衡、运动过少、环境污染、精神心理因素等构成了衰老的外因。它们在衰老机制的不同方面发挥作用,导致衰老过程的加速。这就是衰老的内因和外因双因论。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健康长寿取决于以下因素:自我保健占60%,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和自然因素占7%。可见,除了遗传因素和气候自然因素目前人类无法主动干预外,其他因素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加以改善,使其有利于人类的健康长寿。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