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时的告别语(毕业时唱的歌曲)

这是毕业生离开母校、走向社会的最后时刻。“分离的悲伤、失恋的痛苦、对未来的迷茫”等情绪弥漫在大学校园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40.6%的毕业生毕业时“心情不好”,“烦躁、紧张

这是毕业生离开母校、走向社会的最后时刻。“分离的悲伤、失恋的痛苦、对未来的迷茫”等情绪弥漫在大学校园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40.6%的毕业生毕业时“心情不好”,“烦躁、紧张、悲伤、悲观”成为他们表达自己的主要词语。毕业的心情。毕业前如何管理和调试心理,走好下一步?不久前,北京大学邀请相关心理学专家就此主题举办了毕业生情绪管理讲座。

毕业时的告别语(毕业时唱的歌曲)

大学四年里,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值得回忆。毕业告别的时候难免会感到悲伤。适当的表达悲伤不仅可以帮助毕业生应对分离,也可以让他们与周围的人建立更多的情感联系。

离别:目的是辞旧迎新

“啪”的一声,一只保温瓶被从北京某大学宿舍窗外扔出,摔得粉碎。刺耳的声音吓坏了大一女生曹艳。经过询问,她发现这是几天后即将毕业离校的学姐,发泄着告别的情绪。

然而,在毕业生李涛看来,扔一个保温瓶远远不足以表达他当下的分离悲伤。他和同宿舍的三个兄弟在宿舍的墙上画满了“毕业”和“走开”的字样。画完后,他们喝得酩酊大醉,喝醉了,摇摇晃晃地互相拥抱,痛哭流涕。虽然他觉得自己如此“脆弱”是可耻的,但他实在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内心的感伤。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学教授杨梅在讲座中表示,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时、恰当的情绪。毕业后,很多学生通过扔掉不必要的东西、涂鸦、喝酒等方式来表达离别的悲伤心情,确实是一种宣泄方式。但宣泄应该有个底线,就是不能太任性、太放纵。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王志彦建议毕业生“适当表达悲伤”。她说,分离的本质是告别过去的一切,释放内心的能力,接受更多新的体验。

毕业生在校学习了四年,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值得回忆。毕业时面临告别,难免感到悲伤。但悲伤也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情绪。过度强烈的悲伤会使人变得非常脆弱,而适度表达悲伤不仅可以帮助毕业生应对分离,还可以让自己与周围的人在情感上更加联系。她说,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记录自己的感受、与重要的人倾诉、独自流泪,都是表达悲伤的好方式。

王志炎说,虽然有些毕业生可能还会见面,有机会重返校园,但在这样的身份、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环境下见面的机会就会一去不复返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离别才显得如此悲伤。

“虽然你不能移动学校,但你可以带走你的记忆或者关于学校的线索。”最后,王志炎建议那些悲伤的毕业生收集一些与过去有关的线索:“用照片,以视频和文档的形式记录下来。几片叶子,几本书,同学的留言,你创作的一本杂志,一个发夹、背包等可以帮助毕业生减少悲伤。”

大学生心理不成熟。谈恋爱时,他们大多考虑的是性格是否兼容,而不会过多考虑家庭、工作等现实客观因素。客观公正地了解分手原因,可以帮助失恋者减轻痛苦。

破碎的爱情:给彼此更好的未来

“毕业后,我看到很多相爱的人不得不分手,很痛苦。”讲座中,一名应届毕业生向杨梅教授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恋爱的毕业生中,有超过60%的人要忍受分手或暂时分离的痛苦。爱情的分手与复合,成为给广大毕业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

“从相识到相恋,这个过程一定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发生,但随着毕业临近,我们却不得不分手,这确实是一个焦虑又痛苦的过程。”杨梅建议从多角度、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杨梅认为,客观公正地了解分手原因,可以帮助失恋者减轻愧疚、自责带来的痛苦。杨梅分析说,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谈恋爱时,他们大多考虑的是性格是否兼容,而不会过多考虑家庭、工作等现实客观因素。随着他们与社会接触的加深,考虑的事情也越来越现实,而爱情却被边缘化,所以很多校园情侣的分手在所难免。

同时,杨梅启发同学们从三个好的方面看待毕业分手:一方面,爱情需要经受社会的考验。如果你没有信心让纯粹的校园爱情经受住这次考验,那么早点分手会给彼此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未来,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另一方面,失恋并不完全是一种痛苦的情感。经验。

毕业生可以告诉自己,“在这段简单而美好的爱情中,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情感经历和财富。”再者,校园爱情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在经历了一生的情感失败之后,未来的你可能会因为这段破碎的爱情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情感避难所。然而,杨梅并不同意失恋者过度压抑自己的痛苦。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和朋友倾诉,或者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面对新的环境,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去适应,但不同的人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也会有所不同。但正是这种试错的过程培养了人们对环境的信任和安全感,让他们能够生存并发展自己的能力。

工作:适应变化需要时间

“老师,我一放学就要去工作,突然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根本没有时间适应,我感到好害怕、好紧张。”一名北大一年级毕业生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他再也无法忍受焦虑时,他走进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对于即将进入新环境的毕业生来说,焦虑和不安总是难免的,只是需要时间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王志炎表示,面对新的环境,每个人都需要花时间去适应,但又有所不同。人们需要的时间长短会有所不同。但正是这个试错的过程,培养了人们对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我们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并不断发展和发展自己的能力。王志炎建议毕业生尝试以下四种方法来放松自己:

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提前了解新环境。即将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如果能早点开始花一些时间去新单位实习,可以给自己一个过渡的空间。如果这不起作用,毕业生可以与相关人士交谈或上网收集相关信息。总之,你必须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找到一些方法来接近你即将进入的新环境。

“你还可以将熟悉的线索带到新的环境中。”王志炎认为,这是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的方法。“带上你最喜欢的音乐,你的电脑或者茶杯,这些东西会让你想起过去。你曾经拥有的安全感和美好的感觉可以帮助你克服新环境带来的焦虑,给你力量去处理各种冲突和冲突。”挑战”。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