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用“孔雀东南飞”一词来形容中国劳动力涌入一线城市。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我们感叹“长安米贵,长安生活不易”,身心回归家乡的人与日俱增。对此,智联招聘网站4月份对“逃离大城市”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工作的专业人士中,近80%偶尔有离开一线城市的想法;如果确实有就业机会,80.8%的人表示会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在已经启程回乡的“候鸟”中,数量最多的是年轻白领。是什么让他们的“城市梦”半途而废?是什么让他们愿意放下一切重新开始?
挣扎了几年后,他决定回国
近日,一位网友的经历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2005年大学毕业时,她看到的北京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金光闪闪,弥漫着书香。于是考研通过后,她如愿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一家知名外企。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然而,回家过年不到一个月,她就匆匆递交了辞呈,在清明节前赶回老家长沙,匆匆买了房子。是什么促使她发生这样的转变?“回北京之前,我去看了一个同学,在她客厅吃了午饭,坐她的车去火车站,然后坐地铁回家,看着吃到一半,我是被低沉的声音吵醒的。”租房子的工资——她和她老公的工资是我们的1/2,生活质量却是我们的2倍,我们奋斗了5年,没有户口,凭我们的钱买不起!积蓄买不起车,买不起浴室,却又不敢生孩子,还来这里做什么?”
从智联招聘网站的调查来看,这位网友的心声代表了“回乡”的首要原因:房价太高,生活费用难以承受。其次,过大的工作压力和过快的生活节奏也让“漂流者”疲惫不堪。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一线城市的居住环境、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等令人难以忍受。也有一些人患有“思乡之情”,正处于“身未动而心远”的阶段,忧心忡忡。
房价只是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这一群体,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岳晓东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严康固都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都有着广泛的原因。社会现实背景和深层次心理需求。这些人回国的动机有以下三个:
第一种是趋利避害的现实型。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线城市的光环逐渐淡化,而二三线城市的优势逐渐凸显。智联招聘数据指出,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职场人的幸福指数大多集中在60分至80分之间,比其他城市的平均幸福指数低1分。。用一位受访者的话说,“宜家在很多城市也有,各种顶级品牌都有,即使买不到,也可以通过网线在网上购买。”
第二类是心理需求变化型。虽然能够更好地满足衣食住行等实际需求,但大城市在任何阶段都很难满足每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些人最终变成了“凤尾”,慢慢地发现“鸡头”其实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有些人虽然有本地户口,但总有陌生人的信任;有些人在茫茫人海中徘徊,比在家乡的偏远地区感觉更警觉。和不安。“人只有经历了最全面的人生,才能做出最无悔的选择。一般来说,五年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一道心理坎。”岳晓东指出,“相比之下,房价或者压力等外部原因,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房价并不是择优的筛子。对于这些人来说,大城市只是一个停留的地方。”验证他们的心理取向。”
第三种是跟风表达不满。“在一个群体中,15%-20%的人是潮流引领者,其余的人则受到从众心理的驱使。”颜固结指出,因为人的心理需求总是处于未得到充分满足的状态。现状,所以有些人并不是真的想回家乡发展,而是利用这种趋势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决策加减帮助人们做决定
有了回国的念头,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回国呢?“深入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然后选择好的,并坚持下去。”岳晓东简单回答。
首先,你可以详细列出离开或留下后的各种实际问题,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各种心理影响。例如,心理影响从最差到最好记录为1-10分,然后将决策的所有心理影响加起来,你就会知道你真正想要什么。
其次,“疑行不成,疑行不成”。所谓固执地选择正确,就是“做出决定后就采取行动,采取行动后不后悔”。总是患得患失的人,应该考虑每个选项的后悔值,选择“不做一定会后悔”作为选择最优选择。
此外,颜巩固还指出,虽然内心的选择会影响人的适应能力,但每个人的适应能力还是不同的。“只有30%的人愿意从心底改变自己,其余的人大多是被动改变型,适应能力比较差,评价必须更加保守和谨慎,以免失去妻子,失去军队。”